GW-ICC 2017
北京,中国
10月13日,中国首次大规模心脏康复认知调查的结果在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宣布。公众调查包括28,000多人。结果表明,有83%的公众不熟悉心脏恢复,有70%的公众患有症状,例如睡眠不足,情绪低落和无法解释的身体不适,有64%的药物使用者错过了药物。医生调查包括4,000多人,只有25%的医生经常练习心脏康复。对于稳定的冠心病患者,药物(81%)和PCI(58%)治疗仍然是大多数医生认为的合适治疗方法。需要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预防预防的概念,尤其是其中只有40%的人被建议进行戒烟,其中29%是心理治疗。
北京大学的Hu Dayi教授,杜克医学院的江经教授,长春传统中医大学的Meng Xiaoping教授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Ding Rongjing教授和Ma Lufeng博士参加了新闻发布会。在会议上,Ma Lufeng博士宣布了“中国心脏康复认知调查”的结果,而丁·隆吉教授就中国医院心脏康复的预防治疗状况进行了报告。
心脏康复和发展需要创新的精神
胡·戴(Hu Dayi)教授说,过去五年来努力工作五年。心脏康复行业已经实践了“大健康”的概念,并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“以卫生为中心”转变为“以疾病为中心”,心脏康复中心的数量也从500多个增加到500多个。
心脏康复的发展需要创新的精神。 “五种处方(运动,营养,心理学,戒烟,药物)的提议为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和主要预防提供了包装方向,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。
胡教授说,动员大量护士进行培训和转型是一个重要的探索,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的预防和康复问题。同时,运动和医学的整合也是一种恢复方式,将来需要探索。
“将来,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创新能力,不仅技术能力,而且还要增强慢性疾病管理模型和机制。目前,心脏康复行业正面临着主要机会。我们应该在该领域成为种子,并且不再努力踏上适合中国国家国家条件的心脏预防和康复的努力!”
83%的公众不熟悉心脏康复
“中国心脏康复认知调查”是由中国医学协会,中国心脏康复联盟和医生每天共同发起的。 Ma Lufeng博士分享了研究项目结果的分析。
公开调查包括28,227名不同年龄和职业背景作为研究对象的公众,并就其心脏康复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,并涉及五个主要处方。
结果表明,只有18%的公众对心脏康复有很好的了解。无论医院是否有专业的康复中心,医疗保险状况和医院水平(43%的公众愿意在三级医院完成心脏康复)是影响心脏康复参与的三大因素。
在调查期间,有70.6%的研究受试者出现症状,例如缺乏睡眠,情绪低落和无法解释的身体不适,表明大多数公众处于较低的心理状态。
有关“五个处方”的相关调查发现,药物合规性不高,有64%的公众遗漏了药物。吸烟率约为33%,与2002年的国家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相比,吸烟率下降(35.8%),戒烟率为14%,高于2016年的腾讯调查数据(8.9%);缺乏运动量,只有23%的人在一个月内经常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的人,而运动超过4天的人中只有14%;饮食结构缺乏定量概念,水果,蔬菜和谷物的摄入量相对较低。
只有25%的医生经常练习心脏康复,33%的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处方建议
共有4,090名医生参加了医生的调查,只有25%的医生在心脏康复方面进行了特定的临床实践。阻碍心脏康复进展的前三个因素是医疗团队水平(72%),医疗保险因素(53%)和患者合规性(52%)。
大多数医生认为,支架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受益最大。对于75%的患有稳定心绞痛的患者,有75%的前降狭窄,药物(81%)和PCI(58%)治疗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数医生认为的合适治疗方法。需要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预防概念,特别是只有40%提供戒烟建议的人和29%的心理治疗建议。
除了药物处方外,心理学,吸烟,运动和营养的评估基本上是咨询的形式。使用有效的工具(例如尺度)评估评估的20%不超过20%,只有33%的医生提供相对全面的处方建议。
58%的医生意识到,传统医学在心脏康复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,而近80%的医生则根据传统医学的“疾病前治疗”,“整体观点”和“治疗症状和根本原因的治疗”,支持心脏康复。
建立一个心脏康复平台以实现4 W
MA博士建议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心脏康复平台,以实现四个WS:更好的医生通信(良好连接),通过平台连接医生和患者;一个更好的医生诊断和治疗模型(WellFrame),不仅为医生提供科学研究,诊断和治疗信息,而且还向患者提供健康信息,并确保不断跟踪患者情况和持续的医疗性指导,并不断优化诊断和治疗计划;更好地实现了科学研究大数据平台(现实世界研究)的共享和国家健康(健康)的最终目标。
心脏康复和缺乏专业员工存在地理差异
丁·隆吉(Ding Rongjing)教授介绍了中国医院的心脏康复预防和治疗的当前状况。调查的第一阶段是一项有关医院心脏康复预防工作现状的全国调查。共有991家医院(870家三级医院,107家中学医院和14家社区医院)。结果表明,在过去的五年中,在中国进行心脏康复的医院比例大大增加,但人口密度仍然很低,并且存在地理差异。经济发展地区的心脏康复密度较高,高等医院的比例(75%)高于二级医院(22%)和社区医院(3%)。超过80%的不进行心脏康复工作的医院进行介入治疗,这意味着此类患者缺乏随后的标准化次要预防康复治疗。
“调查的第二阶段是一项关于我国心脏康复和预防中心建造的调查,共有128家医院参加。结果表明,大多数患者的心脏康复负责心脏病学家,并且缺乏专业员工。近1/2的心脏康复员工在医院接受了CPR培训。”丁教授指出,将近1/3的医院尚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后干预,而1/2医院尚未评估对所有患者的干预后影响。心脏康复的干预措施不完整,其中近1/3没有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,并且1/2医院没有向所有患者提供戒烟干预和心理干预。丁教授建议,应加强心脏康复预防中临床专业的建设,并应建立预防心脏康复的标准化系统。
结尾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jyzszy.com/html/tiyuwenda/6463.html